首页 考试大纲 详情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课程代码:07006)课程考试大纲

发布日期: 2021-10-21 17:03:05 作者: qidaedu 来源: 广东省自学考试办公室 查看: 681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1.1现代物流概述

1.2供应链概述

1.3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1.4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

第2章  物流系统

    2.1物流系统概述

2.2物流系统网络与节点

2.3城市物流系统

2.4国际物流

第3章  物流功能及其合理化

3.1运输及其合理化

3.2仓储及其合理化

3.3装卸搬运及其合理化

3.4包装及其合理化

3.5流通加工及其合理化

3.6配送及其合理化

第4章 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信息化

4.1 物流信息概述

4.2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4.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4.4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

第5章 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管理

5.1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5.2供应链管理信息概述

5.3供应链信息管理中的风险

5.4供应链信息共享

5.5供应链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6章 供应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

6.1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物流管理

6.2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物流管理

6.3供应链环境下的销售物流管理

第7章 供应链库存控制与物流成本管理

7.1供应链设计与构建

7.2供应链需求与供给管理

7.3供应链库存管理与控制

7.4物流成本管理

第8章 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

8.1供应链战略联盟概述

8.2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

8.3供应链战略联盟方式

第9章 物流与供应链客户服务管理

9.1物流服务概述

9.2物流客户服务概述

9.3快速反应

第10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

10.1供应链风险概述

10.2供应链危机管理

10.3供应链应急管理

    10.4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

第11章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管理

11.1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概述

11.2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模式及融资品种

11.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

11.4物流与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第12章  物流与供应链绩效管理

12.1物流绩效管理概述

12.2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2.3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12.4供应链激励机制

第13章  绿色供应链

13.1绿色供应链概述

13.2绿色供应链管理内容

13.3绿色供应链与循环经济

13.4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基础课与部分专业课学习之后的物流管理专业的系统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课程。该课程分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企业管理两部分。供应链管理部分主要讲述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供应链内不和谐的现象及其协调的策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物流企业管理部分主要讲述了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货代企业、国际货代、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功能在供应链运作中的合理化等。本课程内容涉及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甚至是二者结合的技术,为供应链和物流企业决策者提供分析和决策的策略和技术,内容和方法也有一定的广度和难度,并且可以向纵深发展,本课程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战略性、实践性的特点。

(二)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策略和技能。包括熟悉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策略、基本技能,熟知供应链管理的合作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的地位,熟知整合的作用,了解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及其作用,熟练掌握供应链中物流的各项基本功能的合理化方法和管理控制的技术和策略,了解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的运作方式和基本策略,培养学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不和谐现象的能力,具有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物流企业要求的基本管理策略和应有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物流学概论》、《管理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关系密切。

课程教材的第1章、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2章是考核重点章,第4章、第11章、第13章是考核次重点章。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现代物流概念、特征、基本理论、基本学说,及供应链的特征和分类、内容、目标、职能和基本流程;难点是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及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的含义及其区别,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说、掌握供应链的概念与特征和分类、流程、内容、特点,掌握供应链管理运作中的几个关键要素,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目的,理解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了解供应链管理优化。

二、课程内容

1.1现代物流概述

1.2供应链概述

1.3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1.4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

1.1现代物流概述

现代物流的定义;现代物流的特征;现代物流的分类;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学科体系。

1.2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的构成要素及流程;供应链的特征;供应链的类型。

1.3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的地位作用;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1.4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

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的思想与方法;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学说;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的管理及其发展。

四、考核要求

识记: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的特征;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的构成要素及流程;供应链的特征;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领会:现代物流的学科体系;供应链的类型;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的地位作用;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的地位作用;物流管理的思想与方法;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的形成背景;供应链的管理及其发展。

简单应用:能够设计或画出一条某行业或企业的具体的供应链。

综合应用:能够判断某现实企业或案例所属供应链的类型。

 

第2章    物流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物流系统的构成与特征;难点是物流网络结构的不同形态。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的模式;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与特征;了解城市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作用;熟悉城市物流系统的结构层次;掌握有关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功能、业务与作用;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及其作用,熟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关系;了解国际物流的特点和流程。

  • 课程内容   

    2.1物流系统概述

2.2物流系统网络与节点

2.3城市物流系统

2.4国际物流

三、考核知识点

    2.1物流系统概述

系统的含义特征;物流系统的含义、模式、构成要素、功能要素、特征。

2.2物流运输的组织形式

物流网络组成、特征;物流节点的概念、分类、功能;物流线路的概念、作用;物流网络结构的不同形态。

2.3物流运输实务

城市物流概念;城市物流特征;城市物流系统的作用;城市物流系统的层次结构;物流园区的概念、特征;物流中心的概念及主要业务;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配送中心的定义、分类、功能。

2.4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概念、特点、流程;国际货运代理的内涵、作用、业务范围。

四、考核要求

识记:系统的含义特征;物流系统的含义、模式、构成要素、功能要素、特征;物流网络组成、特征;物流节点的概念、分类、功能;物流线路的概念、作用;物流网络结构的不同形态。城市物流概念;城市物流特征;城市物流系统的层次结构;物流园区的概念、特征;物流中心的概念及主要业务;配送中心的定义、分类、功能;国际物流概念、特点、流程;国际货运代理的内涵、作用、业务范围。

领会:城市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国际货运代理的作用。

简单应用:能够运用系统性的思维方法思考物流和供应链。

 

   第3章  物流功能及其合理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物流各组成要素的概念、功能及特点;理解物流各组成要素合理化的标志;理解不合理运输的类型;理解物流各组成要素合理化的措施。

二、课程内容

3.1运输及其合理化

3.2仓储及其合理化

3.3装卸搬运及其合理化

3.4包装及其合理化

3.5流通加工及其合理化

3.6配送及其合理化

三、考核知识点

3.1运输及其合理化

运输的概念与功能;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不合理运输的类型及特点;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3.2仓储及其合理化

仓储的概念及分类;仓储合理化的标志;实现仓储合理化的措施。

3.3装卸搬运及其合理化

装卸搬运的概念及特点;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标志;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

3.4包装及其合理化

包装的定义及分类;包装材料的定义及分类;绿色包装及绿色包装材料;发展物流包装绿色化的对策;物流流通环境对包装件的影响;物流包装合理化的措施。

3.5流通加工及其合理化

流通加工的概念及作用;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措施。

3.6配送及其合理化

配送的概念及作用;配送合理化的标志;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四、考核要求

识记:运输的概念与功能;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仓储的概念及分类;仓储合理化的标志;装卸搬运的概念及特点;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标志;包装的定义;包装材料的定义及分类;绿色包装及绿色包装材料;发展物流包装绿色化的对策;物流流通环境对包装件的影响;物流包装合理化的措施;流通加工的概念及作用;配送的概念及作用;配送合理化的标志。

领会:不合理运输的类型及特点;包装的分类;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实现仓储合理化的措施;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措施;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简单应用:能够判断某供应链的物流合理化程度。

综合应用:能够应用供应链的思想分析或设计具体一条供应链某物流功能的合理化措施。

 

第4章   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信息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信息、物流信息的概念、特点、信息的管理过程;了解物流信息的分类及作用;理解条形码、RFID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了解条形码技术及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理解GPS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熟悉GIS技术;理解EDI的基本概念和EDI系统的组成;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组成、熟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应用;了解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二、课程内容

4.1 物流信息概述

4.2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4.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4.4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

三、考核知识点

4.1 物流信息概述

信息的含义及特点;信息管理的过程;物流信息的含义、分类及作用。

4.2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分类;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扩展的标记语言;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PS和GIS在物流中的应用。

4.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要素、功能与特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挑战、流程及其应用。

    4.4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及分类;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的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层次;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考核要求

识记:信息的含义及特点;物流信息的含义;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扩展的标记语言;全球定位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领会:信息管理的过程;物流信息的分类及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含义、分类;地理信息系统;GPS和GIS在物流中的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功能与特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挑战、流程及其应用;企业信息化的分类;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的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层次;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简单应用:能够理解和分析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案例;能够理解和分析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信息共享中的应用案例。

 

第5章 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分类;理解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了解电子化供应链的含义及特点;掌握供应链信息的特点,理解供应链信息流的管理模式;掌握供应链信息管理中的“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的策略;掌握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及败德行为风险;了解信息安全问题;掌握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内容及实现策略;掌握供应链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所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课程内容

5.1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5.2供应链管理信息概述

5.3供应链信息管理中的风险

5.4供应链信息共享

5.5供应链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三、考核知识点

5.1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分类;电子商务物流及其特点;电子化供应链的含义及特点;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的影响。

5.2供应链信息管理概述

供应链信息的特点及作用;供应链信息流的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5.3供应链信息管理中的风险

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危害;电子商务环境下解决供应链“牛鞭效应”的策略;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安全。

5.4供应链信息共享

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的价值及局限性;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的内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实现。

5.5供应链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的演变;供应链节点企业内的信息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信息管理系统(SRMS、GDSS)。

四、考核要求

识记:供应链信息的特点及作用;供应链信息流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危害;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安全;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的价值及局限性;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内容;供应链企业间的实现信息共享措施。供应链节点企业内的信息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信息管理系统(SRMS、GDSS)。

领会: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分类;电子商务物流及其特点;电子化供应链的含义及特点;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电子商务环境下解决供应链“牛鞭效应”的策略;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的演变。

简单应用:能够了解并分析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信息系统及其软件的案例;能够了解并能够分析全球采购与电子采购的案例。

综合应用:能够综合考虑物流信息流,分析供应链的实际问题。

 

第6章 供应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供应链环境下准时采购的基本思想、特点、原则以及方法;掌握基于供应链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以及生产组织计划模式;掌握精益生产物流的内涵与原理;了解采购物流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全球采购的实现方式以及电子采购的优势和实现系统;了解精益生产物流的方法;了解销售物流的概念和环节;理解销售物流模式。

二、课程内容

6.1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物流管理

6.2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物流管理

6.3供应链环境下的销售物流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6.1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物流管理

采购物流的概念、作用及环节;准时采购的基本思想、特点、基本原则与方法;全球采购及其实现方式;电子采购及其优势;实现电子采购的系统。

6.2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物流管理

生产物流的概念与基本要求;基于供应链的生产计划于控制;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特点;精益生产物流的内涵、基本原则与方法。

6.3供应链环境下的销售物流管理

销售物流的概念、作用与环节;销售物流模式。

四、考核要求

识记:准时采购的基本思想、特点、基本原则与方法生产物流的概念与基本要求;基于供应链的生产计划于控制;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特点;精益生产物流的内涵;销售物流模式。

领会:采购物流的概念、作用及环节;全球采购及其实现方式;电子采购及其优势;实现电子采购的系统;销售物流的概念、作用与环节;精益生产物流的基本原则及方法;销售物流模式。

简单应用:能够分析并设计供应链的物流业务流程。

 

第7章    供应链库存控制与物流成本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供应链设计的相关信息;掌握供应链构建的结构模型,掌握供应链需求预测技术;掌握物流成本核算原则、程序、方法;理解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外包及其成本核算;掌握常见的供应链库存策略和计算方法;掌握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内涵和策略,了解供应链常见的几种结构模型;了解满足供应链需求的策略;针对库存策略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方法;说明物流成本的构成,了解按不同形式划分的物流成本构成;了解物流成本控制运作的机制,了解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7.1供应链设计与构建

7.2供应链需求与供给管理

7.3供应链库存管理与控制

7.4物流成本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7.1供应链设计与构建

常见的供应链结构模型;供应链设计的含义、内容与原则;按产品构建供应链的类型;按成本核算构建供应链的算法;供应链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7.2供应链需求与供给管理

预测的定义与意义,预测方法的分类;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的方法技术;满足供应链的需求与供给的管理。

7.3供应链库存管理与控制

库存管理的概念,库存管理与仓储管理的关系;传统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订货点检查策略;ABC重点控制策略;经济订购批量策略);传统模式下的库存策略存在的缺陷;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在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对库存控制的影响分析和策略(如:VMI(第8章)、信息共享技术(第6章)等)。

7.4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外包的含义;物流外包下的物流运作成本;物流外包成本的决策要素;物流外包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控制的步骤、原则、方法与途径;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的集成。

四、考核要求

识记:常见的供应链结构模型;供应链设计的含义、内容与原则;按产品构建供应链的类型;预测方法的分类;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的方法技术;传统库存管理的策略和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第8章的VMI);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对库存控制的影响分析;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物流外包的含义。

领会:按成本核算构建供应链的算法;供应链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预测的定义与意义;供应链的需求满足与供给管理;库存管理的内容,库存管理与仓储管理的关系;传统模式下的库存策略存在的缺陷;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控制在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分析;物流外包下的物流运作成本;物流外包成本的决策要素;物流外包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控制的步骤、原则、方法与途径;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的集成。

简单应用:能够设计一条简单的供应链;能够计算一条供应链的总成本;能够定量预测供应链的供应量、需求量、采购量等;能够计算4种情况下的EOQ、最佳订货周期、存货的总成本;能够计算简单的物流外包成本。

综合应用:能够分析一条供应链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并给出适当的策略;能够分析供应链库存存在的问题。

 

第8章    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定义、特征以及选择原则;理解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理解供应链联盟合作类型以及绩效评价;掌握供应链战略联盟方式。

二、课程内容

8.1供应链战略联盟概述

8.2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

8.3供应链战略联盟方式

三、考核知识点

8.1供应链战略联盟概述

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定义与内涵;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特征;供应链战略联盟选择原则;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阻碍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发展因素。

8.2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链战略联盟合作类型;供应链战略联盟选择步骤;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原则;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方法;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供应商选择的标准;选择供应商的评价因素。

8.3供应链战略联盟方式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的联盟;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概念;VMI的信息支持技术及重要性;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四、考核要求

识记: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定义与内涵;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特征;供应链战略联盟选择原则;供应链战略联盟合作类型;供应商选择的标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概念;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领会: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阻碍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发展因素;供应链战略联盟选择步骤;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原则;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方法;供应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选择供应商的评价因素;供应商关系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中国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的联盟的途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VMI的信息支持技术及重要性。

简单应用:能够理解并分析供应链库存VMI的优势及策略;能做简单的VMI设计;能够识别并分析EDI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并分析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的案例;了解实施VMI的信息传导技术。

综合应用:能够结合信息技术和库存的策略综合分析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及策略。

 

第9章 物流与供应链客户服务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物流服务的含义、特征;掌握客户服务管理的概念、分类;了解物流服务中增值性服务的内容;了解我国物流服务的现状和问题;认识快递反应的概念及意义;掌握有效客户反应的含义及实施条件。

二、课程内容

9.1物流服务概述

9.2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9.3快速反应

9.4有效客户反应

三、考核知识点

9.1物流服务概述

物流服务的含义及特征;物流服务的理念及其重要意义;物流服务的内容;物流服务的决策步骤;中国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2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客户的含义;常见的客户分类方式;客户服务的内涵、要素主体、方式、目的与原则;现代客户服务需求的新特点;物流客户的分类及其意义;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特点及要素;物流客户服务产品;物流客户服务战略;客户关系管理概述;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物流服务客户的开发与巩固;物流服务企业实施CRM的程序。

    9.3快速反应

快速反应的产生背景;快速反应的含义及作用;快速反应的实施阶段、成功实施的条件及实施的收益;快速反应系统的新发展;CPFR的定义、特点、目标、体系结构;基于CPFR的供应链管理的运作过程模型。

9.4有效客户反应

有效客户反应的含义及构成;有效客户反应的意义与作用;有效客户反应实施的条件及策略。

四、考核要求

识记:物流服务的含义及特征;物流服务的内容;客户服务的内涵、元素主体、方式;物流客户的分类及其意义;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特点及要素;物流客户服务产品;物流客户服务战略;物流客户服务战略的背景、发展趋势、SWOT分析、制定步骤;以产品为中心的物流客户服务战略;客户关系管理概述;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物流服务客户的开发与巩固;物流服务企业实施CRM的程序;CPFR的定义、特点、目标、体系结构;基于CPFR的供应链管理的运作过程模型。

领会:物流服务的理念及其重要意义;物流服务的意义;物流服务的决策步骤;中国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客户的含义;常见的客户分类方式;客户服务的目的与原则;现代客户服务需求的新特点;快速反应的产生背景;快速反应的含义及作用;快速反应的实施阶段、成功实施的条件及实施的收益;快速反应系统的新发展的策略;有效客户反应的含义及构成;有效客户反应的意义与作用;有效客户反应实施的条件及策略。

简单应用:能够站在供应链管理角度开发物流服务客户;理解并能够分析有关CPFR的案例;能够理解分析简单的ECR的案例。

综合应用:能够运用SWOT分析方法及战略策划动因分析法分析物流客户服务战略;能够站在供应链管理角度分析物流服务系统的案例。

 

第10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供应链风险的含义;了解供应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分类;掌握供应链风险具有的特点;掌握供应链危机的含义、类型及特征;理解供应链应急策略体系及模型应用;掌握供应链突发事件管理的内容;了解供应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掌握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程序及防范管理对策。

二、课程内容

10.1供应链风险概述

10.2供应链危机管理

10.3供应链应急管理

    10.4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

10.1供应链风险概述

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管理的历史;供应链风险的含义及特点;供应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10.2供应链危机管理

供应链危机的含义、类型及特征;供应链危机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原因;供应链危机管理的关键。

10.3供应链应急管理

供应链系统应急策略体系;供应链系统应急策略模型;基于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应急管理。

10.4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估、处理、监控与反馈;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供应链风险防范管理对策。

 四、考核要求

识记:供应链风险的含义及特点;供应链危机的含义、类型及特征;供应链危机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原因;供应链危机管理的关键;基于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应急管理;供应链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估、处理、监控与反馈;供应链风险防范管理对策。

领会: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管理的历史;供应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分类;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供应链系统应急策略体系;供应链系统应急策略模型。

简单应用:能够了解并分析供应链的风险的案例。

 

第11章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掌握供应链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了解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践;理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充分认识供应链金融的优势;了解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掌握物流金融模式及融资品种;理解供应链融资风险的成因及识别分析;了解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掌握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二、课程内容

11.1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概述

11.2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模式及融资品种

11.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

11.4物流与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11.1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概述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供应链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践。

11.2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模式及融资品种

物流金融服务运作模式;供应链融资需求及融资模式分析;物流与供应链融资品种。

11.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

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创新;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我国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4物流与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供应链融资风险成因及识别;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物流金融服务风险评价;供应链金融风险监管对策。

四、考核要求

识记: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物流金融服务运作模式;供应链融资需求及融资模式分析;物流与供应链融资品种;物流金融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领会:;供应链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践;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践;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创新;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中国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供应链融资风险成因及识别;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供应链金融风险监管对策。

简单应用:了解并理解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及其案例;了解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的案例;了解供应链是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个应用;了解并能够分析简单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例。

 

第12章  物流与供应链绩效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绩效的含义和物流绩效的含义;了解绩效评价制度的发展及物流绩效评价的意义;正确理解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掌握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了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掌握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方法;掌握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含义,熟悉供应链激励方法。

二、课程内容

12.1物流绩效管理概述

12.2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2.3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12.4供应链激励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

12.1物流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及绩效评估的含义;绩效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绩效管理的含义、目的及环节;物流绩效管理的含义及意义;我国物流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2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物流绩效评价特点及指标选取;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2.3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物流与供应链绩效指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方法。

12.4供应链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含义、内容、主体、客体、目标及手段;供应链企业实施激励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绩效及绩效评估的含义;绩效管理的含义、目的及环节;物流绩效管理的含义;物流绩效评价特点及指标选取;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方法;激励机制的含义、内容、主体、客体、目标及手段;供应链企业实施激励的方法。

领会:绩效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物流绩效管理的意义;中国物流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物流与供应链绩效指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标准分类。

简单应用:能够理解并能够运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简单的评价方法评价一条供应链或考核一条供应链。

 

第13章 绿色供应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了解绿色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理解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理解绿色供应链的主要内容;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了解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因及阻力;了解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施策略。

二、课程内容

13.1绿色供应链概述

13.2绿色供应链管理内容

13.3绿色供应链与循环经济

13.4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

13.1绿色供应链概述

绿色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13.2绿色供应链管理内容

绿色设计的概念及内容;绿色采购的概念;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工艺;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内容;绿色营销的含义及内容;绿色消费。

13.3绿色供应链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13.4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因;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阻力;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四、考核要求

识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内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领会:绿色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绿色设计的概念及内容;绿色采购的概念;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工艺;绿色营销的含义及内容;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因;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阻力;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简单应用:运用绿色管理理念设计、分析一条供应链的策略。

 

三、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特对相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所选用的教材包含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吴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自学考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考生个人自学以及社会助学,来达到国家考试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从考试类型上看,自学考试又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考生只要能够达到自学考试各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即可通过这一科目的考试。认真自学是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自学考试并取得学历资格的基础。

考生如果希望以自学为主通过《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考试,在自学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按章节列明了课程的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构成了课程考核内容的主体部分,而考核要求则已明确其考核的重点。因此,课程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是考核的主要内容,考生可根据考核要求对考核知识点内容进行逐一理解掌握。

(2)本课程考核知识点多,范围广,学生学习时注重学习理解教材内容,可通过对识记内容的总结,领会内容的理解及应用问题的分析加深认识,学习掌握。

(3)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要求自学者在了解和理解相关知识、理论、业务和要求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于实践,以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因此,自学者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本课程共7学分。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教材的第1章、第2章、第3章、第6章、第5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2章是考核重点章,第4章、第11章、第13章是考核次重点章。

建议各章学时如下:

章 次

学习内容

建议学时

第1章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4

第2章

物流系统

8

第3章

物流功能与合理化

8

第4章

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化

4

第5章

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管理

8

第6章

供应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

10

第7章

供应链库存控制与物流成本管理

12

第8章

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

14

第9章

物流与供应链客户服务管理

12

第10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

8

第11章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管理

6

第12章

物流与供应链绩效管理

8

第13章

绿色供应链

4

 

建议总学时

106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 基本要求:指考生对考试范围内的各章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该熟记,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

2. 考核知识点: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部分。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内容规定了若干个考核知识点。

3. 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基本依据。本大纲结合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4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1)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4)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不允许携带计算器。

2. 笔试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为合格。

3. 考试命题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4. 本大纲各章节中的所有考核知识点都属于考核的内容,命题不会出现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

5. 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 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4类题目,各占分数的20%、30%、30%、20%。

7.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名词解释

1. VMI       2. 供应链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 (     )在 国外也称契约物流。

   A.3PL              B.第四方物流

   C.第一方物流           D.第二方物流

2. 供应链管理用户库存的英文缩写是(      )。

A.VMI                      B.JMI

C.CPFR                      D.JIT

 

三、计算题

1. H公司每周的需求如表3-1所示。使用3周简单移动平均预测法预测未来第4、5、6周的需求。计算出第4、5、6周的需求预测值及预测误差。

   表3-1     3个月的需求表及预测表

需求

简单移动平均预测值

预测误差

1

110

 

 

2

115

 

 

3

125

 

 

4

150

 

 

5

160

 

 

6

170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供应商管理库存?

2.联合库存管理的两种模式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

   企业营销过程中“高库存”与“缺货”两大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常在同一家门店共存。某生产型企业生产服饰类商品,就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这种商品的仓库内货物堆积如山,另一方面是这种商品的零售企业无货可售,这一问题总在困扰着这家企业。请你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分析并给出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