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大纲 详情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代码:07802)课程考试大纲

发布日期: 2021-10-21 17:09:25 作者: qidaedu 来源: 广东省自学考试办公室 查看: 597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采购与库存控制导论

第一节 采购概述

第二节 库存控制概述

第二章  采购计划

第一节 采购需求分析

第二节 采购计划的制订

第三节 采购预算的编制

第三章 采购模式选择

第一节 招标采购

第二节 非招标采购

第三节 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

第四节 政府采购制度

第五节 JIT采购

第四章 供应商选择和管理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概述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第三节 供应商认证与评估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第五章  采购谈判

第一节 采购谈判概述

第二节 采购谈判的程序

第三节 采购谈判的原则

第四节 采购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第六章  采购合同管理

第一节 采购合同概述

第二节 采购合同的类型及选择依据

第三节 采购合同管理的内容

第七章  采购成本管理

第一节 采购成本分析

第二节 采购成本控制

第三节 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

第八章  采购监督与控制

第一节 采购监督与控制概述

第二节 采购监督与控制的内容

第三节 采购监督与控制的方法

第九章  库存控制原理

     第一节 物资进销(出)存系统

     第二节 库存过程与库存控制原理

第十章  独立需求下的库存控制(不作要求)

第十一章  关联需求下的库存控制(不作要求)

第十二章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不作要求)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采购与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采购与库存管理是保证生产系统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的重要业务,作为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对物流组织及其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采购与库存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学习和了解采购与库存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为众多的管理者和学者所关注。

(二)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采购计划、方法、过程,及库存的技术方法和库存布局有较全面的认识。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的重要性,理解和掌握采购、库存工作的基本原理、方法、流程,并且了解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与库存控制方法在组织中的应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以物流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学、运输经济学为基础,主要讲授采购和供应管理的基本概念、国内外采购和供应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以及国内外企业采购和供应管理方面的典型案例。指定教材共12章内容,其中第2、3、4、7、8、9章是考核重点章,第1、9章是考核次重点章,第5、6、章是考核一般章,第10、11、12章不作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采购与库存控制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采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库存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理解采购的基本流程、采购与库存控制的关系;掌握采购的职能与作用,库存的功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采购概述

第二节 库存控制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

1.采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采购的职能与作用、采购的基本流程。

2. 库存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库存的功能、采购与库存控制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识记:采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库存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

领会:采购的基本流程、采购与库存控制的关系。

简单应用:采购的职能与作用、库存的功能。

综合应用: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采购的基本流程,评价库存的功能。

 

第二章    采购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采购需求量的确定、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理解采购分析的常用方法,采购计划的编制流程和采购预算的类型;掌握采购需求的特性和采购预算的编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采购需求分析

第二节 采购计划的制订

第三节 采购预算的编制

三、考核知识点

1.采购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采购需求量的确定采购需求的特性和采购预算的编制。

2. 采购计划的编制流程、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3. 采购预算的类型。

四、考核要求

识记:采购需求量的确定,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领会:采购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采购计划的编制流程和采购预算的类型。

简单应用:采购需求的特性和采购预算的编制。

综合应用: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确定采购需求量,分析企业采购计划的合理性。

 

第三章 采购模式选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招标采购的运作程序,政府采购的一般程序,JIT采购的原理;理解采购的适用范围,政府采购的范围与方式,JIT采购的实施步骤;掌握非招标采购的不同形式,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选择标准,JIT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招标采购

第二节 非招标采购

第三节 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

第四节 政府采购制度

第五节 JIT采购

三、考核知识点

1.招标采购的适用范围、招标采购的运作程序。

2. 非招标采购的不同形式。

3. 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选择标准。

4. 政府采购的一般程序、政府采购的范围与方式。

5. JIT采购的原理、IT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四、考核要求

识记:招标采购的运作程序,政府采购的一般程序,JIT采购的原理。

领会:招标采购的适用范围,政府采购的范围与方式,JIT采购的实施步骤。

简单应用:非招标采购的不同形式,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选择标准,JIT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综合应用:能运用理论知识根据采购对象的特点做出正确的采购模式选择,能进行招标采购和政府采购的运作。

 

第四章 供应商选择和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供应商的分类,供应商选择的方法和步骤,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实施办法;理解供应商管理的意义,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供应商的控制;掌握供应商选择应注意的问题,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概述

第二节 供应商选择

第三节 供应商认证与评估

第四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1. 供应商管理的意义、供应商的分类。

2.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供应商选择的方法和步骤、供应商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3. 供应商认证的流程。

4. 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实施办法、供应商的控制

四、考核要求。

识记:供应商的分类,供应商选择的方法和步骤,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实施办法。

领会:供应商管理的意义,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供应商的控制。

简单应用:供应商选择应注意的问题,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综合应用:能对现实供应商选择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评述。

灵活运用供应商认证的流程。

能系统掌握供应商管理的全过程。

 

第五章  采购谈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采购谈判的原则、策略和技巧;理解采购谈判的特点、内容和程序;掌握采购谈判的目的和影响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采购谈判概述

第二节 采购谈判的程序

第三节 采购谈判的原则

第四节 采购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三、考核知识点

1.采购谈判的特点、内容。

2. 采购谈判的程序。

3. 采购谈判的原则。

4. 采购谈判的策略和技巧。

四、考核要求

识记:采购谈判的原则、策略和技巧。

领会:采购谈判的特点、内容和程序。

简单应用:采购谈判的目的和影响因素。

综合应用:运用采购谈判策略和技巧进行实际谈判。

 

第六章  采购合同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采购合同的特点、采购合同管理的内容;理解采购合同的概念、采购合同的类型和选择依据;掌握采购合同的内容、采购合同的管理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采购合同概述

第二节 采购合同的类型及选择依据

第三节 采购合同管理的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1.采购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2. 采购合同的类型和选择依据。

3. 采购合同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采购合同的特点,采购合同管理的内容。

领会:采购合同的概念,采购合同的类型和选择依据。

简单应用:采购合同的内容,采购合同管理的方法。

综合应用:能运用理论知识对采购合同的内容进行分析,系统掌握采购合同的签订和管理。

 

第七章  采购成本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采购成本的构成、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采购成本的基本途径;理解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降低采购成本的常用方法;采购成本的概念、控制采购成本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采购成本分析

第二节 采购成本控制

第三节 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采购成本的概念、采购成本的构成、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

2. 控制采购成本的意义、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法。

3. 降低采购成本的基本途径、降低采购成本的常用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采购成本的构成,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采购成本的基本途径。

领会: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降低采购成本的常用方法。

简单应用:采购成本的概念,控制采购成本的意义。

综合应用:能进行采购成本分析和对采购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第八章   采购监督与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采购监督与控制的内容与方法;理解采购监督与控制的目的、进行采购监督与控制应注意的问题;掌握采购监督与控制的意义、采购监督与控制基础工作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采购监督与控制概述

第二节 采购监督与控制的内容

第三节 采购监督与控制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采购监督与控制的意义、采购监督与控制的目的、进行采购监督与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2. 采购监督与控制的内容、采购监督与控制的基础工作包括的内容。

3. 采购监督与控制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采购监督与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领会:采购监督与控制的目的,进行采购监督与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简单应用:采购监督与控制的意义,采购监督与控制的基础工作包括的内容。

综合应用:能运用理论知识制定企业内部采购控制制度。

 

第九章   库存控制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库存控制的基本原理、库存控制的采购订货策略;理解库存的存储形态、库存控制的具体环节、库存过程;掌握库存控制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物资进销(出)存系统

     第二节 库存过程与库存控制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

1.库存的储存形态。

2. 库存控制的基本原理、库存控制的采购订货策略、库存控制的具体环节,库存过程、库存控制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识记:库存控制的基本原理,库存控制的采购订货策略。

领会:库存的储存形态,库存控制的具体环节,库存过程。

简单应用:库存控制的作用。

综合应用:能运用库存控制原理分析库存控制过程。

 

第十章 独立需求下的库存控制(不作考核要求)

第十一章 关联需求下的库存控制(不作考核要求)

第十二章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 (不作考核要求)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特对相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试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的媒介,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教材:《采购与库存控制》,张晓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1.自学要求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2.自学方法的指导

自学考试主要是通过个人自学、教师辅导、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来考核应考者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应考者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应考者在自学时尚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依据本大纲,学习好本课程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教师辅导、自学成才和社会助学的依据,应考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要求和范围,认真地系统地学习好指定的教材。

(2)正确处理好全面和重点的关系

一方面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内容、切忌猜题、押题。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才能发现重点、理解重点和掌握重点。否则,若孤立地去猜重点、背重点,不了解重点的来龙去脉,就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应考者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要上好辅导课,课后要认真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记忆好理解透。

(3)正确处理好识记与理解的关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本书涉及很多名词或概念,除了少数特别重要的以外,大多数都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理解掌握各种分类关系,死记硬背所有定义是没有必要的。

(4)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应用的关系。

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的课程内容也十分丰富,横向上涉及物流的各个基本功能要素,学习本课程必须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通过理论验证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好本课程的最好方法。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社会助学者应首先研究大纲的各项要求和说明,领会大纲的精神;然后根据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研究指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

2. 引导自学应考者正确处理大纲中所规定的“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各层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较好地把各层次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要特别注意把综合应用和简单应用的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3. 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作为对本课程的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因此,要求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4.《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教学建议学时数

内容

建议学时数

第一章  采购与库存控制导论

第1、2

采购概述、库存控制概述

10

第二章  采购计划

第1、2、3节

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的制订、采购预算的编制

14

第三章 采购模式选择

第1、2、3、4、5节

招标采购、非招标采购、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政府采购制度、JIT采购

17

第四章 供应商选择和管理

第1、2、3、4节

供应商管理概述、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认证与评估、供应商关系管理

15

第五章  采购谈判

第1、2、3、4节

采购谈判概述、采购谈判的程序、采购谈判的原则、采购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15

第六章  采购合同管理

第1、2、3节

采购合同概述、采购合同的类型及选择依据、采购合同管理的内容

14

第七章  采购成本管理

第1、2、3节

采购成本分析、采购成本控制、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

13

第八章  采购监督与控制

第1、2、3节

采购监督与控制概述、采购监督与控制的内容、采购监督与控制的方法

13

第九章  库存控制原理

第1、2

物资进销(出)存系统、库存过程与库存控制原理

9

合计:

120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 基本要求:指考生对考试范围内的各章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该熟记,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

2. 考核知识点: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部分。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内容规定了若干个考核知识点。

3. 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基本依据。本大纲结合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4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1)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4)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

 (七) 关于本课程考试的几个规定

1. 本课程考试的方法是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时携带黑色钢笔即可,无须计算器以及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2.本课程考试评分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

3.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4. 本大纲各章节中的所有考核知识点都属于考核的内容,命题不会出现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

5.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4类题目,各占分数的20%、30%、30%、20%。

7.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判断题

DRP代表的内涵为分销需求计划。()

二、单项选择题

定价是采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竞争性报价适用于()

A.买方没有优先考试的供应商

B.供应不能确定风险和成本

C.买方要求供应商早期参与

D.供应商需要时间开发商品

三、多项选择题

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趋势有 ()

A.交易式采购

B. JIT采购

C.电子采购

D.多货源策略

E全球化采购

四、名词解释

VMI

五、简答题

简述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

什么是ABC.分析方法?试以某企业为例说明该方法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七、案例分析题

A公司最近由于供应商表现不佳,比如不能交货,不能按时交货,或者即使按时交货,但是交货规格不符合要求等,经常和这部分供应商发生合同纠纷。甚至有时供应商的不良表现影响了A公司生产稳定性和对客户的正常的产品质量水平。 假设你在A公司采购部工作。对表现不佳的供应商,你的上司认为直接起诉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你对此持有保留意见,认为应该探讨解决合同纠纷其他途径。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解释采购商与供应商解决合同纠纷的各种途径。

2.从时间效率方面考虑,合同纠纷就优先考虑哪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