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大纲 详情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课程代码:08679)考试大纲

发布日期: 2021-10-22 09:20:24 作者: qidaedu 来源: 广东省自学考试办公室 查看: 679

目  录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四章 电路定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六章 储能元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八章 相量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课程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Ⅲ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三)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附录   题型举例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电路分析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子技术专业(专科)自学考试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规律在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基础科学。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学获得必要的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电气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实际工作准备必要的基础,并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如下:
1.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2. 掌握电阻性电路的分析计算,熟悉常用的电路定理。
3. 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理论,掌握单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4. 掌握非正弦周期性交流电路的分析。
5. 掌握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6. 掌握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7. 理解电路的频率响应概念和RLC电路谐振现象,掌握波特图的作法。
8. 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

本课程是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和高等数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与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关系密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有关电磁现象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定律的基本知识。还应具备高等数学中的微分、积分的一般概念,还应具备复数运算和线性方程组求解的能力。本课程是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测量技术等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只有学好本课程,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课。本课程的重点是第二、三、四、七、九、十二章,次重点是第一、八、十一、十三章,一般是第五、六、十章。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路及电路模型的基本概念

(2)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定义及其参考方向

(3)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

(4)掌握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理想电源、受控电源)的特性

(5)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及其应用

(二)课程内容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5 电阻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三)考核知识点

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及对电路计算的影响

2、电功率的计算

3、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4、电路元件的特性

   四)考核要求

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及对电路计算的影响

领会:参考方向概念及其作用

2、电功率的计算

领会: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下的计算公式、吸收与发出功率的概念

3、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1)识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内容

(2)领会:应用KCL、KVL计算电流和电压方法

4、电路元件的特性

(1)领会:理想电路元件的要求

(2)领会:电路元件的外特性(VCR)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等效电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路等效变换的方法

(3)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

(4)了解电路输入电阻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

2.1 引言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4 电阻的Y形联结和∆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5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7 输入电阻

三)考核知识点

1、等效电路的概念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效转换

3、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等效转换

4、两种电源模型及其相互转换

5、二端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

四)考核要求

1、等效电路的概念

(1)识记:等效电路的定义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效转换

(1)识记:电阻串并联转换公式

(2)领会:应用电阻串并联等效化简电路的方法

(3)识记:电阻分压、分流公式

3、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等效转换

(1)识记:电源串并联等效关系及禁止联结的方式

4、两种电源模型及其相互转换

(1)识记: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

(2)领会: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

5、二端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

(1)识记:输入电阻概念

(2)领会:计算无源电阻二端网络输入电阻的方法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路的图

(2)理解电路独立方程的概念

(3)掌握运用KVL、KCL和VCR建立电路方程组的方法

(4)掌握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

(二)课程内容

3.1 电路的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回路电流法

3.6 结点电压法

三)考核知识点

1、支路电流法

2、网孔电流法

3、回路电流法

4、结点电压法

四)考核要求

1、支路电流法

(1)领会:应用KCL、KVL及VCR建立电路方程组的方法

2、网孔电流法

(1)识记:网孔电流法方程组的结构

(3)综合应用: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阻电路的方法

3、回路电流法

(1)识记:独立回路的概念与选取

(2)领会:回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

4、结点电压法

(1)识记:结点电压法方程组的结构

(3)综合应用:应用节点电压法分析电阻电路的方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常用的电路定理

(2)掌握应用电路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5 特勒跟定理

*4.6 互易定理

*4.7 对偶原理

三)考核知识点

1、叠加定理的条件、内容及应用

2、替代定理及其应用

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

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其应用

四)考核要求

1、叠加定理的条件、内容及应用

(1)识记:叠加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2)领会: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响应

2、替代定理及其应用

(1)识记:替代定理的含义

(2)领会:替代定理在电路分析及实际电路调试中的应用

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

(1)领会: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戴维宁等效和诺顿等效的求解方法

(2)综合应用:利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其应用

(1)识记: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内容

(2)简单应用:计算电路中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2)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3)掌握含有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二)课程内容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2 比例电路的分析

5.3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其特点

2、比例运算电路的分析

3、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条件与特点

4、利用理想条件分析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其特点

(1)识记: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特性及模型

2、比例运算电路的分析

(1)领会:运算放大器线性工作的条件

(2)简单应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3、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条件与特点

(1)识记:运算放大器理想化条件

(2)领会: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特点——虚短、虚断

4、利用理想条件分析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1)综合应用:利用虚短、虚断分析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

 

第六章 储能元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储能元件(动态元件、记忆元件)的特点

(2)掌握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VCR和储能)

(3)掌握电容、电感串并联等效

(二)课程内容

6.1 电容元件

6.2 电感元件

6.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三)考核知识点

1、电容元件的外特性及储能关系

2、电感元件的外特性及储能关系

3、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等效

四)考核要求

1、电容元件的外特性及储能关系

(1)识记:电容元件的符号、基本伏-库关系

(2)领会:电容元件伏安特性

(3)领会:电容元件的储能

2、电感元件的外特性及储能关系

(1)识记:电感元件的符号、基本韦-安关系

(2)领会:电感元件伏安特性

(3)领会:电感元件的储能

3、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等效

(1)领会:电容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等效

(2)领会: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等效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与初始条件概念

(2)理解换路定则

(3)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

(4)掌握一阶电路时域分析的三要素法

(5)理解二阶电路暂态响应的三种状态

(6)了解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

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7.5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6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7.7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7.8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7.9 卷积积分

*7.10 状态方程

*7.11 动态电路时域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

1、换路定则与电路初始条件

2、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

3、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概念

4、一阶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5、二阶电路的阻尼状态与暂态响应

6、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概念

四)考核要求

1、换路定则与电路初始条件

(1)识记:换路定则的条件与内容

(2)领会:电路换路后初始条件的确定

2、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

(1)识记:电路阶数、电路微分方程阶数、独立动态元件个数之间的关系

(2)领会: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3、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概念

(1)识记:零输入响应的概念

(2)识记:零状态响应的概念

4、一阶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1)综合应用:应用三要数法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

5、二阶电路的阻尼状态与暂态响应

(1)识记:二阶电路三种阻尼状态

(2)领会:过阻尼、临界、欠阻尼状态暂态响应的特点

6、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概念

(1)识记:阶跃电源及阶跃响应的概念

(2)识记:冲激电源及冲激响应的概念

(3)领会:一阶二阶电路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计算

 

第八章 相量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2)理解正弦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

(3)掌握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二)课程内容

8.1 复数

8.2 正弦量

8.3 相量法的基础

8.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三)考核知识点

1、正弦电压电流的相量

2、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四)考核要求

1、正弦电压电流的相量

(1)识记:正弦量的三个要素

(2)领会:正弦电压电流的相量

(3)简单应用:电压电流相量的计算

2、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1)识记:R、L、C的相量域VCR

(2)识记:KCL、KVL的相量形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阻抗和导纳的概念

(2)理解电路的相量图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理解正弦稳态电路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

(5)理解电路功率因数的含义及其提高的方法和意义

(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在正弦稳态电路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9.1 阻抗和导纳

9.2 电路的相量图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5 复功率

9.6 最大功率传输

三)考核知识点

1、阻抗和导纳的串并联

2、相量图

3、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5、功率因数的提高

6、最大功率传输

四)考核要求

1、阻抗和导纳的串并联

(1)简单应用:计算阻抗和导纳的串并联等效电路

2、相量图

(1)识记:电路相量图概念

(2)简单应用:应用相量图分析简单电路

3、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1)识记:电路的相量模型概念

(2)综合应用:应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响应

4、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识记: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概念

(2)简单应用:电路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的计算

5、功率因数的提高

(1)识记:功率因数概念

(2)识记: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

(3)领会: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方法

6、最大功率传输

(1)识记:正弦稳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的含义

(2)领会:最佳匹配下的最大功率传输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互感存在的物理意义

(2)掌握互感与互感电压的计算

(3)理解互感的功率关系

(4)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性

(二)课程内容

10.1 互感

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10.3 耦合电感的功率

10.4 变压器原理

10.5 理想变压器

三)考核知识点

1、互感与互感电压的计算

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理想变压器

四)考核要求

1、互感与互感电压的计算

(1)识记:互感及互感电压概念

(2)识记:同名端的概念

(3)领会:含互感电路的去耦方法

(4)综合运用: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识记:变压器的结构、符号

(2)领会: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关系

(3)简单应用:含变压器电路一次侧、二次侧等效电路分析

3、理想变压器

(1)识记: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与理想特性

(2)领会: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

(3)简单运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路频率响应的概念

(2)理解网络函数及其频率特性曲线

(3)掌握RLC电路谐振的概念及其频率响应

(4)理解波特图的概念

(5)了解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内容

11.1 网络函数

11.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11.3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11.4 RLC并联谐振电路

11.5 波特图

11.6 滤波器简介

三)考核知识点

1、频率响应概念

2、RLC串联谐振电路

3、RLC并联谐振电路

4、波特图

5、滤波器概念

四)考核要求

1、频率响应概念

(1)识记:网络函数概念

(2)领会: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RLC串联谐振电路

(1)识记:串联谐振的概念

(2)领会:谐振频率、品质因数、通频带、选择性概念

3、RLC并联谐振电路

(1)识记:并联谐振的概念

(2)领会:谐振频率、品质因数、通频带、选择性概念

4、波特图

(1)识记:波特图的概念及画法

5、滤波器概念

(1)识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含义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三相电源的基本组成

(2)理解对称三相电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3)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4)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5)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二)课程内容

12.1 三相电路

12.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2.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2.5 三相电路的功率

三)考核知识点

1、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2、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3、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四)考核要求

1、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1)领会:Y联接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2)领会:∆联接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2、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简单应用:利用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关系分析三相对称负载工作状态

3、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1)领会: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与测量

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识记: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三相四线制供电要求

 

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解概念

(2)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3)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

(二)课程内容

13.1 非正弦周期信号

13.2 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13.3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3.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13.5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13.6 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

*13.7 傅里叶积分简介

三)考核知识点

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解

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

四)考核要求

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解

(1)识记:傅里叶级数的概念

(2)领会: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概念

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领会: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计算

(2)简单应用: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计算

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

(1)领会: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步骤

(2)简单应用:应用谐波分析法分析简单电路

 

Ⅲ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定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多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面有的内容,大纲里面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指定使用教材:《电路》(第5版),原著:邱关源,修订: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5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1. 在开始学习指定教材每一章之前,应先阅读大纲中有关这一章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即考核目标,使阅读教材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仔细阅读逐句推敲,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基本方法与技能。

3. 自学过程中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做到有归纳、有总结、有理解、有提高。自学过程中除了勤于思考外,还要勤于提问,多做习题,勤于请教,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急于求成。要注意所学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目标总要求和各章掌握的知识点。应熟知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体会与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2.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准,指定教材为基础,避免随意超纲,应突出重点。

3. 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助学80学时。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定律

4

第二章

电阻性电路的等效变换

6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0

第四章

电路定理

6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3

第六章

储能元件

2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8

第八章

相量法

3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0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6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6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4

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6

 

总复习

6

 

80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由于各个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特点的不同,自学考试将各个知识点分别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四个能力层次概念的解释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考试方式:理论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100分制,60分为及格。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单计算题、计算题等四种

 

 

 

 

 

附录:  题型举例

 

1.单项选择题

范例:叠加定理可以应用于下列哪种电路的分析

A.非线性电路   B.线性时变电路   C.线性时不变电路   D.任意集中参数电路

2. 填空题

范例:在正弦稳态电路中,当电容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电容电流超前电容电压(      )。

3. 简单计算题

范例:求下图所示电路中从电压源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eq

4. 计算题

范例:用节点电压法求解下图所示电路的电压UI